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走進杭錦旗錫尼鎮陶賴高勒村的溫室大棚,西紅柿種植棚里“春意”正濃。根根秧苗整齊排列、葉面鮮綠,顆顆西紅柿圓潤飽滿、綴滿枝頭。
張潔是陶賴高勒村的種植大戶。2022年,她家種了4座拱棚的蔬菜,夏天種植的豆角、茄子、黃瓜收入5萬多元。入冬后,再種植菠菜、油菜、小白菜等生長周期短、效益較高的蔬菜??粗G油油的菜苗,張潔對未來的“錢”景充滿信心。
近年來,杭錦旗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助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多途徑、多模式、多元化壯大村集體收入的新路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行“黨建+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種植,提高土地產出和經濟效益,切實增強村級組織的“造血”功能,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巴拉貢鎮素有“水旱碼頭”之稱,地處北緯40度黃金緯度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氣候條件較好,水資源充沛,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特色有機果蔬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截至目前,巴拉貢鎮借助地理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共建拱棚111座、育苗棚7座,助力農戶增收。
放眼巴拉貢鎮拱棚區,一座座拱棚矗立田間、排列整齊,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奪目。掀開拱棚門簾,一股熱浪撲面而來,育苗棚內不少村民正忙著翻地、栽苗、定植,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眼下正是溫室大棚播種育苗的好時節,我們搶抓農時,全力開展種苗培育工作,山灣村一共7座育苗棚,計劃一座育苗棚育種朝天椒128萬株,我們與企業已簽署訂單協議,銷路不成問題?!卑屠曟偵綖炒妩h支部書記楊榮說。
一座座充滿希望的拱棚,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和鄉村振興的“直通車”,構成了產業振興的新圖景,照亮了農牧業轉型升級的致富路。